2009-08-06

NS2 - MAC Contention Window

競爭窗口的設置,這個用在802.11e裡很多了,主要是用來做時延和吞吐量方面的QoS。這個是可以設置的:

Get the tcl script cwsim.tcl.

set val(mac)            Mac/802_1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;# MAC type

$val(mac) set bandwidth_ 22.0e6
$val(mac) set CWMin_ 31
$val(mac) set CWMax_ 31

總的來說,對單個節點的網絡,結果應該是競爭窗口越小,獲得信道的概率就越大,端到端時延越小,吞吐量越大。而對多個節點的網絡,因為窗口小了,彼此間同時獲得訪問信道的機會就多了,容易引發競爭衝突。對於某個規模/密度的無線網絡來說,可以找到最優的競爭窗口。
802.11 Carrier-Sense

學習802.11的載波偵聽機制,其實最重要的是瞭解 Physical Carrier Sense和Virtual Carrier Sense的不同,另外,NS-2里如何控制一個包能不能被接收到,能不能產生干擾的機制,也就是那幾個關鍵的控制數值,如CSThresh,RXThresh,Pr等等。這裡解釋一下:

1. 如果Pr < CSThresh,那麼無線網絡接口將這個信號作為噪聲而丟棄。
因此,MAC 層不能檢測到這個載波。或者說,對於MAC 層而言,這個信
號是不存在的。
2. 如果CSThresh < Pr < RXThresh,無線網絡接口將這個信號標記為錯
誤信號,然後上傳給MAC 層進行處理。對於MAC 層而言,該信號可以
被檢測到,但是不能被正確地解碼。因此,MAC 層將該信號視為一個干
擾噪聲。
3. 如果Pr > RXThresh,無線網絡接口直接將該信號上傳給MAC 層。此
時, MAC 層可以對該信號進行正確地解碼,並進行相應地處理。

在NS-2 仿真軟件中,干擾範圍的半徑約為發射範圍半徑的2.2 倍。
 blog it

沒有留言: